高一结束了,作为 OIer 的生活过去一半了,NOI 也是一个多月之前的事了,在这期间一直想着,想要写些什么。一拖再拖,终于拖到了开学前的最后一夜。
NOI 的成绩不怎么好,但相比几位比我优秀,但没有发挥好的伙伴来说,我或许已经足够幸运了。自己作为一个弱者,在不考虑随机条件的影响下,取得这等名次,也是理所当然的吧。 最后的两天,和一位考砸的朋友聊了两个晚上,心里也颇有些感触,当然,这都不能说明什么。比赛都会有竞争,而竞争,就一定会分出强弱。强者是理所应当的胜者,而弱者呢?
或者说,弱者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想想 OIer 们 —— 从入学时的全省几千人,到初赛几百人通过,到联赛几十人拿到省一。百余人参加省选,一轮、二轮,然后十几个人组成省队。最后,全国的这些人中,五十多人拿到金牌 —— 也有上百人空手而归。
如果这样想,竞赛就像一只筛子,每一次选拔,都会筛下一部分人,留下那些更强的,运气更好的,去等待下一次过筛。 事实上就是这样 —— 竞赛确是残酷的,就像极限运动,你很难想象,每一次正式比赛都有可能是你的最后一场,你必须时刻做好告别的心里准备 —— 一场重要比赛的失误足够让你永远失去资格。有时候,你必须承认,那些更强的人,更有理由获得最终的胜利。
一次一次的,最终留下的便是最强的 —— 不至于万里挑一,但这种悬殊已经足够让真正的强者去展现自己。而弱者存在的意义,只是一个陪衬罢了。
这并不是说弱者是完全失败的,更没有否定弱者的价值 —— 奥林匹克精神中便有「重在参与」,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金牌梦,但能梦想成真的,每年只有那五十多个 —— 相对于「我一定要拿金牌」这种励志向的话语,你必须有另外的事支撑着你去努力,哪怕最终只能成为一个「陪衬者」。
就像那位第二个到达南极的探险家,一个伟大的悲剧。
当然,这也不是在否定自己成为「强者」、「胜者」的希望,尽管「金牌」看上去很遥远(实际上确实是的),但在你在成绩单上看见一个整天和你谈笑风生的伙伴卡线拿了金牌,你是不是也会感觉到,有些事,似乎从来没有离自己这么近?
或者说,我们还不够强。
很多 OIer 都常说自己弱,排除谦虚的成分,这就是我们和那些强者的差距。我们知道,只有明白自己弱,才可以尝试去变强,并且,我们在努力。我们不能保证自己最终能走到哪里,但也不会说自己永远无法到达他们的层次。
想到这里,对接下来那段路,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?
最后,祝贺各位拿到金牌的同学;祝高三退役的同学们高考顺利;同时,希望我们,我们几个人,能成为下一届省队中的佼佼者。
眼下便是高二的新学期,文化课不可放弃,而 OI 更加重要,在这样一个交叉路口处,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平衡罢。晚安。